
2025该卖房吗?5年后是黄金价还是白菜价?马光远道破天机小区里的业主群最近天天聊得热火朝天,有人急着吐槽:“手里的县城房子挂了大半年,降价10万都没人问旭胜配资,2025年再不卖是不是要砸手里?”也有人纠结:“核心区的小户型要不要留着?万一5年后涨价了岂不可惜?” 买房卖房从来都是老百姓最操心的事,尤其是现在房价走势不明朗,刚需怕买在高点,多房族怕卖亏了。其实不用瞎猜!结合住建部、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数据,再加上经济学家马光远的精准判断,2025年该不该卖房、5年后房价走势,答案很明确。

一、政策定调:2025楼市“稳字当头”,托底不刺激国家早就给2025年楼市划了红线,不是放任不管,也不是重回“炒房时代”。2024年12月26日,住建部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,2025年核心任务是“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”,重点落实“四个取消、四个降低、两个增加”政策,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。简单说,国家要托住楼市,不让它大幅下跌,但也绝不鼓励炒房。金融政策也跟着发力,2024年央行累计下调5年期以上LPR 60个基点,2025年10月最新数据显示,5年期LPR稳定在3.50%,房贷利率处于历史低位,就是为了减轻刚需买房压力。还有上海2025年1月1日起优化房产税试点政策,对引进人才、持证满3年的购房人免征或退还房产税,精准支持合理住房需求 。这些政策都说明,2025年楼市是“稳”字优先,不会出现大起大落。二、数据说话:分化已成定局,有人欢喜有人愁官方数据不会骗人,现在楼市早就不是“一刀切”的走势了,核心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差距越来越大:- 房价分化:国家统计局2025年9月70城房价指数显示,新房价格连续15个月同比下降,但跌幅分化明显——海口新房下跌1%,三亚持平,而一线核心区域房价已呈现止跌迹象;三四线城市更惨,烟台2025年10月新房均价11534元/平,同比下跌0.20%,龙口部分区域跌幅达6.33%。- 人口支撑不足: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4年全国出生人口756万,死亡人口1120万,自然减少364万,常住人口连续多年负增长,住房需求正在逐年减少。- 库存压力:中国房地产业协会2024年12月数据显示,全国商品房中期消化周期已达7年左右,三四线城市库存去化压力尤其大,部分城市甚至需要8年才能消化完现有库存 。这些数据都印证了一个事实:核心城市有需求托底,三四线城市供过于求,分化会越来越明显。三、马光远道破天机:5年后房价不“一刀切”,这类房子最危险经济学家马光远近几年一直强调楼市“分化”,2025年他在多个公开场合明确表态,彻底打破了“房价要么全涨要么全跌”的幻想:- 整体判断:“房地产作为最佳投资品的时代已经结束,2025年起,有需求的城市房价会止跌,没需求的城市还得跌”,他预测到2030年,现在150万的普通住宅,实际价值可能下降30%-40%。- 城市分级:马光远和王健林观点一致,都认为“除了少数一线城市核心区域,全国大部分地方房产价值会回调15%-35%”——一线核心区下跌幅度能控制在15%以内,二线城市调整20%-30%,三四线城市可能大幅回落30%-50%。- 核心逻辑:“未来5年,每年会新增800万到1000万套空置房,住房空置率已达21.3%,远超国际合理范围”,人口负增长+空置率高企,让三四线城市房价缺乏支撑。简单说,马光远的核心观点就是:5年后,核心城市好房子还是“黄金价”,三四线城市非核心区域的房子可能接近“白菜价”。四、2025卖房指南:这两种情况果断卖,两类房子坚决留结合官方政策、数据和马光远的观点,普通人2025年卖房买房不用慌,记住这两个原则:1. 该果断卖房的情况:一是三四线城市及县城的多余房产,尤其是没有产业支撑、人口净流出区域的房子,现在是变现的好时机,越拖可能越不值钱;二是老旧小区、配套差、没电梯的房子,这类房子贬值速度最快,2024年数据显示,超过60%的老旧二手住宅,价格比同区域新房低30%以上。2. 该坚决持有的房子:一是一线、强二线城市核心区域的刚需房,有产业、地铁、学区配套,人口持续流入,这类房子抗跌性强;二是改善型“好房子”,符合住建部2025年推广的绿色、智慧住宅标准,这类房子未来需求会越来越大 。2025年不是不能卖房,而是要“精准卖房”,别盲目跟风抛售核心资产,也别抱着三四线的多余房产硬扛。楼市已经进入“选筹时代”,选对城市和地段,比纠结“买还是卖”更重要。
粤有钱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