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潮新闻客户端王其伟股票推手

唐代诗人孟郊,早年四处漂泊,直至五十岁任溧阳县尉,终于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涯,遂将母亲接至身边奉养。目睹母亲深夜缝衣,触景生情,以针线为意象,写下了千古绝唱《游子吟》: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诗人用质朴的笔墨勾勒出温馨的画面,传递了深沉的母爱和作者的孝意。千百年来,这首诗早已家喻户晓广为传诵。“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”,堪称中华文化感恩意识的经典表达。毋庸置疑,这首诗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。
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记忆中儿时的霜降天是多么寒冷,旧时天气旧时衣,每当这个时节股票推手,就会想起我的好友许吉安创作的一首词:
如梦令·忆母亲
常忆母亲晨起,独自河边清洗。衣旧不堪揉,轻拍慢搓着意。着意,着意,正是风霜天气。
他曾告诉我股票推手,二十年前母亲节那天晚上,他翻阅旧相册,看到那张泛黄的老照片,母亲的笑容依旧温暖如初。回想自己年幼丧父,是母亲胼手胝足,拉扯他们五兄妹长大成人。多少年过去了,老母亲发似霜染,步履蹒跚的忙碌身影,时常浮现在他的眼前。夜已深沉,窗前雨滴声声,他辗转反侧无法入睡,起身披衣含泪写下了这一首《如梦令·忆母亲》。短短三十三个字,字字含情。默记在心未曾发表,只在朋友间流传。当我第一次读到这首“如梦令”时,内心被深深触动,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至情至深的意韵。

晨光熹微,苍莽的大地上,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霜,田垄里几茎枯草在寒风中颤抖,河面上泛着朦胧的雾气。母亲她悄悄起身,独自去离家不远的河埠头清洗衣服。因为家境实在贫寒,这衣衫旧得不成样子,领子与袖口早已磨损不堪。母亲她不敢用力拍打搓揉,恐怕搓破了衣衫,只能小心又小心慢慢揉。寒气冷霜河,皴裂的双手冻得发红,口里不时呵出热气,和煦晨曦映照在母亲的身上。
此情此景永远定格在他的脑海里,这里没有对话,没有表白,只有视觉画面。先是一个近景特写——轻拍慢搓着意,慢慢推向远景——风冷一夜寒,露结一朝霜。正是风霜天气,言有尽而意无穷。它像一束光,划过了无数读者的心弦。上了年纪的人,每个人心中都珍藏着一幅母亲劳作的背影。这是一幅普天下劳苦慈母永恒的素描,早已悬挂在万千儿女的心海里。
如梦令词牌,以细腻婉约闻名,用词简练,如口语般平实,画面感强,生活气息浓,表达情感深刻入骨。《如梦令·忆母亲》就是一首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诗歌,真挚的情感融入最平凡的动作,崇高的母爱写在最寻常的风霜里。全篇运用白描手法,语言朴素自然,不加任何矫饰,尤其是二个叠词“着意”,与前一句句尾“着意”,首尾相连,意韵相融。
白居易在《与元九书》中写道:感人心者莫先乎情,莫始乎言,莫切乎声,莫深乎义。这首《如梦令·忆母亲》便是恰如其分的印证。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。在我看来这首词虽出自当今文化人之手,但它与古代诗人气息相续。毫不夸张地说,在当代人创作的歌颂母亲的古体诗词中,这无疑是一首十分难得的好词,犹如一颗散落在民间的珍珠,熠熠生辉。
去年深秋,枫叶红透的时光,许吉安兄的好友,象山县音乐家协会主席奚斌辉,当他读到这首意韵如歌的诗词,眼里泛起泪光,他想起了自己早逝的母亲,情不自禁哼唱起这首《如梦令·忆母亲》,创作冲动瞬间涌了上来。秋晨微寒,露珠轻挂。为了捕捉到灵感,他独自一人跑到乡村的河边,去体悟如水的思念。回来后闭门创作,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,他的眼眶湿润了。从脑海中产生灵感,到笔下的五线谱,再到喉间的声音,别具一格的乐思,一气呵成。曲子谱成后,奚斌辉在试唱时几度哽咽,那婉约悠长的旋律如泣如诉,每一个音符直沁心底最柔软的地方,深情的歌声诉说着儿女对母亲无尽的怀念。人间的曲子千千万,此曲长留儿心头。
秋色如画股票推手,鸿雁于飞。我看见苍茫的天空中,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形,向着温暖的南方飞去。
粤有钱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